第74章 昌平百姓激动,恭迎太子殿下

  锦州战役开始之后,一打就是很多年。

  每次都是皇太极感觉实力差不多了。

  于是带兵去打一架。

  却没想到,明军的战斗力虽然不行。

  可他们守城没问题。

  锦州城城高炮尖。

  崇祯又舍得朝这里砸钱。

  大明这么穷的原因,除了那帮贪官污吏出的力。

  剩下的就是打仗支出了。

  用钱最多的地方,就是松山锦州。

  皇太极还很喜欢御驾亲征。

  当然,他会在安全的地方坐在中军大仗上指挥。

  本身就是打仗出身,指挥出色,皇太极的能力还是有的。

  而且生涯中,很少品尝败仗。

  当豪格回来,说自己败了。

  皇太极安慰道:“吾儿莫馁,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有一直胜利的将军。”

  富察在旁边说他也败了。

  这让皇太极有些生气。

  “你们两支部队打起来一万人,没打过对方四千人?”

  但皇太极仍旧没有任何的动作。

  他做事情喜欢留后手。

  救豪格便是后手。

  可除了富察之外,他还留了一个后手。

  让杨伟康去进攻昌平。

  这本身就是在计划之中。

  如果昌平真的能够打下来,那个地方距离京城多近啊。

  到时候,居庸关就是他们的了。

  换句话说,打下昌平城。

  换来的肯定是明军的疯狂反扑。

  他们肯定不会随意地把昌平城放在清军的手中。

  到时候,整个锦州和松山,就会陷入虚弱之中。

  那时他们在反打锦州。

  拿下这最难啃的骨头,进入中华大地,将再也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可短短两天不到。

  又有探子来报,杨伟康一万人,战死八千,逃回来的只有一千五,还被俘虏了五百。

  这个消息,直接震惊了整个清廷。

  皇太极震怒,顿时把八旗所有官兵都叫了过来。

  询问他们昌平的那支四千人部队到底是谁。

  可半天,居然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汇报情况。

  皇太极冷笑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我大清已经拿了天下?所以开始懈怠了?骄傲了?目中无人了不成?

  对方只有四千人,区区四千人,靠着火铳,连续打败我大清两拨强军。可你们到现在,连这四千人的底细都不知道?朕养你们有什么用?告诉我,你们有什么用?”

  “皇上,臣弟可能略知一二。”

  一个身七尺,面容精致,浓眉大眼的男人站了出来。

  “多尔衮?你一直负责锦州方面事宜,怎么会知道这支部队?”

  “陛下,这是各个八旗都没有做好情报工作导致的。其实这支部队大有来头,而且很有名气。”

  多尔衮并没有回答皇太极的问题,而是先贬低了其他八旗。

  “看看,看看,其他人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只有多尔衮注意到了这个情报?一群废物,朕真的懒得看你们,多尔衮,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多尔衮道:“皇上,这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天雄军,大明太子朱慈烺组建的。在上面耗费了大量来钱财,而且训练极其刻苦,听说朱慈烺对这个天雄军极度的上心,为此研究出了特殊的训练方式,不过到底是什么训练方式,下官还没有得到。”

  “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昌平暂时不去了,但我要在三天内,得到这个部队和朱慈烺的所有信息,如果得不到,你们都不要给朕干了!”

  ……

  昌平城被朱慈烺夺回来之后。

  百姓就逐渐地回来了。

  老百姓们还是更喜欢在自己的家乡居住。

  如果不是什么活不下去的原因,不可能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的。

  当鞑子打过来,陈新甲带着两万人逃离之后。

  百姓以为大明军队已经不行了。

  连城都不敢守。

  为了活命,大多数的百姓也选择了逃离。

  甚至很多人逃离的时候,行李都没带多少。

  昌平距离京城大概也就二百多里地。

  但这对于大明时期的百姓来说,却需要走三天三夜不休息。

  即使到了京城,他们也只是流民,居无定所,被原住民所嫌弃。

  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碰到鞑子,强盗,土匪。

  所以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离开昌平多远。

  他们都在观望。

  因为他们的家在这里,在昌平,他们就不是流民。

  有些胆大的百姓,都没离开城。

  他们觉得鞑子应该不会屠城。

  他们赌赢了。

  富察进入昌平城之后,并没有屠城。

  不是他多心善。

  他的任务是接应救援豪格。

  当时豪格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他又哪来的机会屠城。

  但即使如此,那些鞑子进入昌平城之后,也没有闲着。

  短短半天的时间,欺男霸女,横行霸道。

  让整个昌平城敢怒不敢言。

  知县被杀,只剩下一个县丞。

  小心翼翼的伺候着那些鞑子大爷。

  幸好,朱慈烺来了。

  不仅打退了那帮鞑子,甚至还夺回了昌平城。

  他们以为,朱慈烺带领的天雄军,也会对他们进行一些欺压之事。

  但只要不杀人,不要命,他们也能忍。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朱慈烺进入昌平之后。

  严令控制所有士兵,对百姓秋毫不犯。

  这让百姓们的内心宽慰了一些。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当朱慈烺带着天雄军进入昌平的时候,昌平城的百姓几乎全部回来了。

  随着朱慈烺再次带兵离开昌平城,一帮百姓们也在期待着。

  他们很担心朱慈烺回不来。

  一旦回不来,就代表着昌平城会再次失守。

  不是不得已,他们真的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可让他们更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朱慈烺回来了。

  是打了一场大胜仗回来的。

  从杨伟康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几乎堆成了山。

  县丞王俊看到朱慈烺之后,急忙大声道:“开城门,恭迎太子殿下得胜而回!”

  百姓们听到这里,一个个顿时登上了城墙。

  或者跑到城门内外,等着一睹朱慈烺的面容。

  “再也不用担心离开昌平了。”

  “是啊,没想到这伙明军是太子殿下带领的,怪不得能够打败那些鞑子。”

  “我大明的储君,自然要战无不胜的!”

  “我大明的麒麟儿,你以为!”

  百姓们不用背井离乡了。

  对朱慈烺的好感瞬间上升。

  尤其当天雄军进城的刹那,让百姓们的眼睛都直了。

  这帮天雄军几乎没怎么休整。

  从村庄埋伏战开始,就和鞑子血战,刺刀见红。

  身上的甲胄没有换过,被染得通红。

  当他们表情严肃,满是杀气,却又步履整齐地走进昌平城时。

  一群百姓激动了起来。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军容的大明部队。

  原来,这就是太子殿下带出来的兵。

  他们大明的士兵,气势也能直冲云霄!

  “太子殿下千岁!”

  “恭迎太子殿下!”

  “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一群百姓们在那里激动地喊了起来。

  随着大部分的天雄军进入昌平之后,他们带地俘虏,那五百鞑子也被他们带了进来。

  这其中有蒙古人,也有汉军二鞑子。

  还有之前和豪格富察战斗的时候,俘虏的真鞑子。

  见到他们,百姓们顿时群情激奋了起来。

  这帮鞑子进入大明的任何地方,都没干过好事。

  想起在他们身上遭受的耻辱,百姓们拎起石头块朝着他们扔了过去。

  俘虏只有双手护头,动作极快地朝前方走着。

  王俊带着昌平的衙役也赶了过来。

  他们开始维护现场的秩序,同时帮助朱慈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昌平城刚刚打下来,城内的治安需要维护。

  本来这些事情朱慈烺打算亲自做的。

  但经过查询,王俊虽然是县丞,却并没有投降。

  伺候富察也只是因为他想保住当时几个反抗百姓的性命。

  暂时,王俊是能用的。

  “城内的治安就交给你了,尽快让昌平城恢复安稳。”

  对于百姓来说,安稳很重要。

  王俊道:“遵命,下官马上去办。”

  于是,天雄军入驻了昌平城,开始修整。

  朱慈烺入驻了县衙。

  昌平的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恢复着。

  为了防止县衙的人手不够,朱慈烺还让朱老三带着他剩余的五十人部下,听令王俊,给王俊帮忙巡街。

  这里的建筑和设施几乎没有被破坏,只要治安维持好,昌平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眼看着一切都要安稳下来了,正在巡街的朱老三,突然听到了喝骂和打斗声。

  而且,动静越来越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