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百官出动,弹劾朱慈烺

  午门外。

  一群官员聚集在一起。

  即将朝会。

  他们等着进入皇城。

  以往时候,在午门门口,这些官员们都各自分开一段距离。

  即使在一起聊天,也几乎不会聊太长时间。

  御史言官都在那里看着。

  在一起聊天说不定就会扣上一个结党营私的帽子。

  所以官员们尽量避免经常在一起接触。

  可一旦京城真的出现了什么值得讨论的事情。

  官员们也会忍不住在一起,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

  “今日之事你们了解多少?”

  “不甚了解,也不敢了解。”

  “锦衣卫都出动了,而且还是对商人家出动的。”

  “听说天雄军直接去粮铺查封了所有粮食。”

  “莫不是真如百姓传言,京城出现了粮食危机,所以才查抄了这帮晋商的粮食?”

  “不晓得,但是太子这一手做得实在是太利落了。大白天光天化日,他是怎么敢的?”

  所有的官员都在议论纷纷。

  丝毫不怕御史言官弹劾他们。

  今天的御史们估计也在憋着一口气。

  他们都在等着弹劾太子殿下呢。

  “阁老,此事你怎么看?”

  薛国观施施然地走到了张四知的面前。

  张四知只是看了一眼,对方没有说话。

  “阁老怎的没有任何动静,难不成眼睁睁看着晋商家族在京城被太子殿下吃干抹净咯?”

  “薛大人,晋商家族关我什么事,我和他们又不熟悉。”张四知哼了一声。

  薛国观笑道:“我可是听说阁老大人打算对太子殿下动手的。怎么到现在我都没见阁老出手呢?”

  这赤裸裸的嘲讽,也就薛国观敢干这种事儿了。

  “薛大人如果没事儿的话,就去御马间喂喂马,反正上朝也不说话。”

  随后张四知就离开了原位。

  薛国观也没有跟上去逼得太紧。

  反正嘲讽是嘲讽到位了。

  所有人都在眼睁睁看着这一幕。

  没人上前帮张四知去怼薛国观。

  毕竟薛国观也算是东林党的,而且位高权重,仅次于张四知,怼他?

  嫌自己的小命太长了。

  底下的官员们还在讨论着昨日中午发生的事情。

  朱慈烺这一手实在是太快了。

  满朝文武都没反应过来。

  晋商的杜家就这么没了?

  就在众人震惊的时候,到了晚上,晋商其他三大家也都跟着下了天牢。

  平日里午门外十分安静。

  几乎没什么动静。

  大家都在老老实实地等上朝。

  今日的午门外就好像来了一群苍蝇。

  在那里嗡嗡嗡嗡。

  直到朱慈烺出现在午门外之后。

  午门突然安静了下来。

  薛国观和张四知都朝朱慈烺看去。

  今日朱慈烺穿着太子常服。

  头顶冠,脚踏靴。

  整个人打扮得非常隆重。

  对着其他的文武官员们拱了拱手,朱慈烺主动打招呼道:“各位早上好啊!”

  可惜,朱慈烺的招呼并没有人回应。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在午门外站着。

  等待皇极殿的殿门被打开。

  朱慈烺来到了张四知的身边。

  上朝时,张四知本身就是第一排的。

  和朱慈烺同排。

  朱慈烺摸了摸鼻子,对张四知道:“还有最后半个月。”

  突然间,两人之间的赌约,还剩下最后半个月了。

  “太子殿下,下官从未想过,锦衣卫还能对平民动手,整个天下能驱使锦衣卫的,应该只有皇上和您了吧。”

  张四知没有接话茬,反而说起了锦衣卫。

  “确实是本宫驱使的,所以呢?”

  “太子殿下是否有违法制?”

  “呵呵,投敌叛国,此乃重罪,还任意传播我大明信息,这种人,别管我怎么动手抓的,都不为过吧。就是不知道,张阁老今日在朝堂之上,能否独善其身?”

  咯吱,皇极殿的大门被打开。

  还没等朱慈烺和张四知进去,旁边的御史率先跑了进去。

  “下官弹劾太子!”

  紧接着,第二个御史也跟着跑了进去。

  “陛下,下官弹劾太子!”

  随后,第三个御史也冲了出来。

  “陛下,下官也弹劾太子!”

  随着三个言官的带动,顿时,将近一半的官员都冲了出来。

  “陛下,我们都弹劾太子!”

  而这其中,带头的就是杨嗣昌。

  一大清早,崇祯就听到了让他非常头疼的消息。

  这也是一件非常严峻的事情。

  一旦处理不好,很有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后果。

  崇祯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朱慈烺。

  作为皇帝,他第一时间就知道朱慈烺做了什么。

  可想要阻止的时候,却来不及了。

  崇祯大发雷霆,想要当即把朱慈烺抓到天牢里。

  可他不敢。

  因为朱慈烺有五千天雄军。

  朝堂里可不仅仅只有东林党,还有太子党。

  范复粹为首的那伙官员,虽然数量少,可能量可不少。

  于是,在朱慈烺朝着户部缴纳了十万石粮食之后,崇祯最终选择不对朱慈烺动手。

  等到第二天大朝会再说。

  果然,朝会刚开始,东林党的官员们就开始动手了。

  他们疯狂地弹劾朱慈烺。

  人数之多,简直罕见。

  “你们弹劾什么?”崇祯直接问道。

  杨嗣昌走上前道:“陛下,太子殿下滥用职权,协同锦衣卫竟然对普通商人动手,仅仅只是因为京城出现粮食危机,给对方安上一个投敌叛国的罪名,便要抄没对方家产!

  如此冤枉良善,滥用职权,太子殿下真是何等的威风。此事如若不调查清楚,给商人一个公道,那未来还有谁敢在我大明的地界经商?未来,货物又如何流通?”

  “锦衣卫也出宫了?”崇祯有些诧异地问道。

  他还真没看出来。

  锦衣卫里面居然也有朱慈烺的人。

  “陛下,此事如若不处理,岂不是让天下寒心?届时整个大明的百姓怎么看我大明朝廷?”张四知再次站出来说道。

  “没错,此事必须处理,太子殿下要认罪,当着众多百姓认罪!”

  “请皇上务必处理此事,不能因为太子殿下是太子,就包庇隐瞒,太子犯法,应该与庶民同罪!”

  一群官员,手中拿着奏疏。

  来到崇祯的面前,每个人的表情都非常的激动。

  张四知在旁边冷冷地笑了。

  他并没有出手。

  也没必要出手。

  但仅仅只是一句话,朝堂内所有的东林党官员便全部对朱慈烺进行了弹劾。

  这也是崇祯为什么不敢处理的原因。

  这就是原因。

  崇祯拍着龙椅,站起身,冷声道:“尔等,是打算冲朕施压吗?”

  “微臣不敢!”

  顿时,一群官员跪了一地。

  虽然他们嘴巴上说的不敢,但他们的行为已经明确地表示了,他们就是在施压。

  崇祯深深地吸了口气,重新坐回龙椅上。

  现在的崇祯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把朱慈烺压到天牢。

  释放朱慈烺抓到的那些商人,平息这些官员的愤怒。

  要么,彻底地站在朱慈烺这边,和东林党彻底地开战。

  说实话,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

  崇祯看向朱慈烺,问道:“朱慈烺,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

  朱慈烺丝毫不在意道:“父皇陛下,儿臣只有两点要解释。一,儿臣拥有调任锦衣卫的权力,既没有犯法,也没有违反祖制。二,商人杜子腾投敌叛国,此事已经证据确凿,杜子腾所做之事,人神共愤!所以,儿臣做的没错!”

  “胡说八道,太子殿下说的证据在哪里?我们怎么没看见?”路遥站出来冷笑道。

  作为东林党的一员大将。

  路遥的战斗力可是非常强的。

  每天的御史弹劾都有他。

  这一次弹劾朱慈烺,更是站在了第一位。

  对于路遥来说,这可是他名扬京城的机会。

  谁不想青史留名?

  真的把朱慈烺给弹劾下去了,史书上肯定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路大人可是要证据?”

  “自然!殿下倒是把证据拿出来啊!”

  “陆大人可是确定要证据?”

  “太子这话何意?既然你把那帮商人抓起来,并且定了如此严重的罪名,那当然要证据了!”

  朱慈烺点点头道:“好,既然路大人要证据,那本宫就给你证据,不过,本宫给的并不是杜家的证据,而是……”

  朱慈烺从口袋里开始掏了起来。

  路遥一脸正气地站在朱慈烺的面前,就仿佛审视的判官一般。

  只见朱慈烺掏出厚厚的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路……路……找到了,字太小了,路大人,这就是你要的证据。”说着,朱慈烺撕下了那张纸,递给了路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