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想的太多多尔衮

  朱慈烺看了看天色。

  感觉也差不多了。

  前方遵化城墙也被炸出了足够三人进出的大缺口。

  遵化城内,也是喊杀震天。

  但奇怪的是,除了最开始冲出来的骑兵之外。

  鞑子居然没有放出任何人出来阻拦他们。

  “殿下,好像还真让您猜中了。”曹彰道。

  朱慈烺看向身边的曹彰,有些愧疚。

  这个白白净净的小太监。

  按理说,他应该和王承恩以及曹化淳一样。

  在宫里安安稳稳无病无灾地过一辈子。

  但却在这个年纪,就和朱慈烺出来打天下。

  本来白净的脸上,此刻还多了一条非常长的伤疤。

  “其实很容易就能猜出来。遵化并非是一个优先级很高的城市,哪怕真的被他们占领又能怎么样呢?这里终究不是鞑子的地盘,他们占领了这里,连粮食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最终,他们只有两条路。

  要么离开这里,要么想办法把京城周边的小城给占领了,为了进攻京城而做准备。

  这次来的人是多尔衮,虽然这家伙喜欢给自己的大哥带绿帽子,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脑子非常好的人。我觉得他会选择第二条路。

  剩下的,就是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了。对方有什么样的兵种,会用什么方式进攻我们,这里面也包含了赌的方式,但目前来看,本宫赢了。”

  “殿下英明。”

  曹彰手中握着刀,还穿着盔甲。

  一开始跟着朱慈烺上战场的时候还会穿着太监服。

  但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士兵的模样。

  眼神中带着冷漠和沉稳,再也没有了一开始的急躁。

  “行了,接下来我们要准备全力进攻了,挥旗!”

  曹彰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就把手中的旗子给挥舞了起来。

  除了关宁铁骑,所有的士兵仿佛潮水一般,朝着遵化城冲了过去。

  朱慈烺拎着火铳就打算冲出去。

  曹彰急忙喊住道:“殿下!稍等。”

  “怎么了?”

  “殿下,刚才火器局送过来一把火铳,说是让您过目,而且要尽快在战场上试一下火铳的效果。”

  “这么着急,拿过来我看看。”朱慈烺有些诧异道。

  一把火铳送到了朱慈烺的面前。

  朱慈烺接过这火铳,入手就觉得异常的重。

  随即,便仔细地观摩了起来。

  “殿下,这是您说的弹丸。”

  曹彰又递过来一个椭圆形的东西。

  看到这些东西的瞬间,朱慈烺笑道:“线膛枪?”

  “大概就是殿下您说的东西,这是张永光那家伙和莫家兄弟一起研究出来的,至今只研究出来了一把,经过检测后,拥有正常的发射功能,而且这玩意还不容易炸膛,用的就是精铁制造。”

  前线的士兵们在疯狂地冲杀。

  朱慈烺则在研究这个新玩意。

  “什么时候送到的?”

  “就在刚才,奴才刚把东西拿过来的时候。”

  “好东西。”

  朱慈烺开始装弹,这个版本的线膛枪看起来仍旧非常的低级。

  但和普通的秘鲁铳比起来,已经高不止一个级别。

  但子弹仍旧需要从枪口填充,也仍旧需要用火药发射。

  可是枪膛和子弹,已经彻底地朝着后现代的那些枪械靠拢了。

  子弹和枪管几乎没有任何的缝隙。

  装子弹非常费劲。

  火药倾倒的时候还要小心别倒出来。

  依旧要用火折子点火。

  “殿下等一下!”曹彰急忙道。

  “怎么了?”

  “王琦光,你找一个天雄军火铳用的最准的人过来。”

  王琦光顿时明白了什么,急忙叫来了一个人。

  “许昌,过来!”

  一个小个子立刻来到了朱慈烺的面前。

  曹彰急忙把朱慈烺手中的火铳接过去。

  “殿下,您乃千金之躯,这种新火铳实验,奴才觉得还是让下面的人来比较保险一些。”

  朱慈烺知道,一旦火铳发展到线膛枪了。

  炸膛的可能性就几乎很小了。

  因为线膛枪里面的空间布局非常小,火药往里面一塞,几乎就占满了所有的空间。

  炸膛的前提是气密性差。

  这也直接和火铳的质量挂钩。

  气密性好的当然质量要好点,就更不容易炸膛。

  这可是火器局研发出来的,对于自己的部门,朱慈烺还是信任的。

  可看到周围人坚定的目光。

  他们知道,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发射这枚火铳的。

  只能把手中的火铳交给了许昌。

  “来,给本宫把城墙上那个人射死。”朱慈烺指着城墙上的多尔衮道。

  多尔衮死了,大明必然少一个绝对的劲敌。

  砰的一枪。

  多尔衮被吓了一跳。

  他旁边的墙壁上,很明显地多出了一个弹孔。

  瞬间,多尔衮就朝着朱慈烺看去。

  果然,看到了朱慈烺身边有一个懊恼拍胸的士兵,举着一把和普通火铳完全不一样的火铳。

  多尔衮内心的震惊更多了。

  对方不仅有仿佛天雷一般的火药,居然还有能打得这么远的火铳?

  这都快三百步了吧。

  但凡刚才再偏移一点,很有可能就会打中他的脑袋。

  另一边,许昌一击不中,急忙跪在地上。

  “请太子降罪。”

  “什么降罪不降罪的,说一说为什么没打中?”

  “属下下意识地提高了抛物线的距离,没曾想这把火铳的推进力这么强大,根本不需要考虑抛物线。”

  朱慈烺点点头道:“别罪不罪的,再来一枪就是。”

  可当他们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多尔衮早就已经不见了踪迹。

  不到半个时辰,遵化的大门被推开了。

  推开遵化大门的,是魏延和廖凡。

  而鞑子,早就不知道跑到了哪里。

  和关宁铁骑战斗的鞑子骑兵,也转身朝着远方跑去。

  他们没有任何的恋战。

  看到鞑子逃离之后,最先兴奋起来的,是遵化的那群士兵们。

  本来他们都已经成为了降军。

  众所周知,降军低人一等。

  可现在,因为他们的暴动,成功再次把遵化给夺了回来。

  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他们找回了属于他们的荣誉。

  遵化城并没有遭受到破坏。

  里面甚至还有很多百姓,他们也没有被鞑子欺辱。

  多尔衮进城的时候,没有进行战斗。

  是廖凡主动放进来的。

  所以城内才能安然无恙。

  打仗的时候,又因为鞑子和天雄军都在城门口战斗的。

  更没有殃及到城内。

  所以,当朱慈烺进去的时候,看到的居然是整整齐齐,焕然一新的城市。

  看样子,那帮鞑子还是挺讲卫生的。

  到达遵化衙门的时候,门口已经跪了两个人。

  不过一个人低头丧气,还有一个人则高昂着头,满是骄傲。

  朱慈烺望着两人,来到了高台之上。

  这两人左边是廖凡。

  右边是魏延。

  “陛下,您指派给我的任务已成功完成!”

  魏延高高的昂起头,显得非常骄傲。

  朱慈烺也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如果没有魏延的话,

  遵化也不会这么轻易地被拿下来。

  但这座城市本来就不该被拿下来。

  因为他本就属于大明。

  “魏延是吧,王琦光,他是哪个把总手下的?”

  “朱老三举荐的。”

  “想不到这朱老三还有识人之能,这样,看看还有没有把总欠缺,把他提上去。”朱慈烺道。

  “谢谢太子殿下!”魏延欣喜若狂。

  “廖将军说说吧,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慈烺再次看向廖凡。

  要是其他人朱慈烺可能上去就直接给对方定罪了。

  可面对廖凡,朱慈烺没有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

  廖凡也算是将功补过。

  最后再次把立场放在了大明。

  没有他的将功补过。

  遵化同样不会这么轻易地被拿下来。

  可即使如此,

  不管是天雄军还是京营,又或者是神机营。

  都有或多或少的损失。

  本来这些损失也都不应该出现的。

  但问题又不仅仅在廖凡身上。

  因为廖凡只是遵化总兵。

  从山海关到通州这条直线的路上。

  有大大小小数10个城池。

  每个城池都有总兵,府兵。

  可当鞑子聚集了两万人,一路走过来。

  却没有任何一个城池的总兵来汇报。

  这是廖凡的问题,却又不是廖凡的问题。

  廖凡有些诚惶诚恐地低下头。

  “殿下,微臣罪该万死。”

  “别说这些没用的话,你知道自己死不了。”朱慈烺道。

  他一向不喜欢这种虚伪的话。

  听到朱慈烺的话,廖凡也是愣了一下。

  咳嗽了一声说道:“太子殿下,实在是微臣被鬼迷心窍了。当时脑子一抽,不知道怎么便答应了对方。幸好殿下手下之人魏延把属下唤醒,否则属下罪该万死。”

  “廖总兵,你只有一次机会。希望你能把握得住。”

  随后便挥挥手让廖凡退下。

  廖凡彻底的松了口气。

  他并不傻,能看出来朱慈烺已经不追究他叛国的事情,并且让他官复原职。

  但同样朱慈烺也警告了他。

  这件事情只能做一次。

  但凡有第二次,朱慈烺都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衙门里顿时只剩下了朱慈烺的人以及下面的魏延。

  “说说吧,遵化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朱慈烺问道。

  随后魏延站起身绘声绘色地说起了遵化城内的事情。

  朱慈烺一边听一边开始思考另外一件事儿。

  士兵的思想教育一定要抓住。

  如果不是在训练的时候,朱慈烺一直在抓他们的思想教育。

  给他们灌输信仰和忠诚。

  随着大清下次入关即将来临,像廖凡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届时朱慈烺想要统治全国的想法就更加困难了。

  就在几人听着魏延说的当时的事情时,王虎走了进来。

  “殿下,外面一个叫曹化淳的老太监要见你。”

  “请进来。”

  听到是曹化淳。

  朱慈烺笑了一下。

  似乎没想到自己的便宜老爹,还挺看重这件事儿。

  否则不会叫他来。

  当曹化淳进来的时候,整个人的脚步都是虚浮的。

  身上的衣服也并不光鲜亮丽。

  和以往来找朱慈烺的太监全然不同。

  看到朱慈烺的那一刻,曹化淳差点哭出来。

  “太子殿下,我可找到你了。”

  不得不说这老家伙要比杜勋那家伙聪明得多。

  上来就先是哭惨。

  “行了,老曹。没必要在本宫面前哭惨。你来找本宫无非就是让本宫回京,不要让本宫和多尔衮打仗。可现在本宫的仗已经打完了。”

  听到这话,曹化淳叹了口气。

  “老奴终究是来迟了。”

  “这话说的,老曹你来得可不晚。等会儿我们还要追击鞑子呢。”

  “那可不行,陛下说了,这次回来让老奴务必把殿下带回京。”

  曹化淳顿时着急起来。

  “你是觉得你能带走本宫?”

  面对曹化淳,朱慈烺并没有这么的强势。

  这个老太监和王承恩一样,算是他的长辈。

  从朱慈烺称呼他的称号就能看出来。

  老曹和老王,算是朱慈烺独有的称号。

  两个老太监面对这种亲近的称谓,倒也能接受。

  不接受也反驳不了。

  此次曹化淳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朱慈烺带回京城。

  他知道朱慈烺性格沉稳,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比较强势。

  所以来的时候身上特意弄得脏兮兮的。

  希望朱慈烺念在旧情的份上,能够听他的话。

  却没想到刚来就被朱慈烺看穿了。

  但也无所谓,崇祯给他这个任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朱慈烺不和多尔衮打仗。

  现如今仗都打完了,他来迟了。

  朱慈烺也没啥事儿。

  接下来只要跟他回京就行。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朱慈烺居然还要去追击。

  “您就听老奴一句话,好吗?”

  曹化淳想要以情服人。

  朱慈烺摇摇头说道:“不听,老曹你要不说话,本宫就带着你一起,你要说话本宫可就要把你软禁在这里了。”

  顿时朱慈烺下方那些将军们看曹化淳的眼神都锋利了起来。

  曹化淳只能再次叹口气。

  “好,老奴不说了,追击鞑子的时候务必带上老奴。”

  .......

  多尔衮一直在跑。

  连停都没停下。

  两万人,如今就剩下一万。

  直接损失了一半。

  现在让多尔衮觉得忧心的是,进攻顺义的那帮人此刻如何了?

  “都给我走,快点儿,别墨迹,速度!”

  前方的士兵们大声地喊着。

  连续跑了3天3夜。

  在这个过程中,多尔衮一直都没有停下来。

  似乎生怕被朱慈烺追上一般。

  戈尔丹有些奇怪地问道:“亲王,何至于此?”

  “他们肯定会追上来的,把该丢的撵重全部丢掉。”

  多尔衮笃定地说道。

  “为什么啊?”

  戈尔丹还是有些好奇。

  为什么多尔衮就能这么笃定?

  “因为他要做给天下人看,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清军没什么好怕的。”

  “这有什么意义?”

  戈尔丹弄不清楚他们内心的想法。

  在他觉得,如今清军还剩下1万人。

  其中大多数是骑兵。

  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追击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

  而且这一路上他们也没闲着。

  但凡碰到路过的村庄都会把里面的村民抓住。

  本来清军土地上的人数就少。

  他们每年劫掠的重点就有人口。

  其他的才是粮食和一些农作物。

  这些东西都深受鞑子的喜爱。

  因为他们没吃过。

  整天都是牛羊肉,早就腻了。

  所以当多尔衮说要把所有撵重丢掉的时候,戈尔丹非常的不舍。

  但他又不能不听主将的话。

  于是命令所有士兵丢掉撵重,速度极快地朝着山海关冲去。

  可又跑了一个时辰,多尔衮还是觉得不妥当。

  “把那些村民全部杀了。”

  “真的要全都杀了吗?”

  戈尔丹又有些不舍。

  并不是因为觉得杀了这么多人不舍。

  而是因为杀了这些人就相当于少了许多的廉价劳动力。

  大清本就缺人。

  更缺奴才。

  尤其稀缺那些能种地的奴才。

  “速度快,本王总有预感,那大明太子马上要追过来了。”

  戈尔丹虽然觉得不可能。

  但面对多尔衮的命令还是下意识地执行了。

  那帮百姓们本来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想要反抗的情绪。

  他们大多都居住在边界周围。

  自然也知道被抓住后会面临什么。

  但在这个世道活下去本身就已经耗尽全力了。

  不管是当大老爷的奴才还是当辫子老爷的奴才?

  只要有机会活下去,他们都无所谓。

  所以被抓的时候才没有人反抗。

  可没曾想这帮鞑子居然还想屠杀他们。

  百姓们当然不愿意。

  但面对有刀有火铳的鞑子士兵,他们只能抱头鼠窜,想要躲藏起来。

  可四面八方都是鞑子,想躲都没机会躲。

  “你们会遭天谴的,你们一定会遭天谴的!”

  “丧心病狂的鞑子,我日你姥爷!”

  “求求你们不要杀我,我可有能力了!我能帮你们种地放牧,求求你们别杀我。”

  有些人在痛骂,有些人在求饶。

  还有些人双目无神。

  他们似乎早就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人。

  就在屠刀即将落下的那一刹那,一颗子弹砰的一声落在了刀上。

  举刀的鞑子还没反应过来。

  又是一颗子弹正中太阳穴。

  随着四溅的血花,喷洒在四周的那一刻。

  所有的百姓和周围的鞑子都愣住了。

  他们急忙朝周围看去。

  却没有看到任何明军的踪迹。

  就在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子弹朝着鞑子的脑袋射去。

  多尔衮只感觉自己身边的人被一枪又一枪地放倒。

  莫名的危机感让他急忙低俯着头,骑着马,转身就跑。

  主将都这么跑了,其他鞑子也不傻。

  他们也开始转身就跑。

  没有鞑子在顾着杀人。

  百姓们在一脸茫然中才发现自己得救了。

  直到这个时候王虎才从树上跳下来。

  王虎的身后一个又一个情报大队的明军也跟着跳了下来。

  他们手中的火铳和之前又不一样了。

  如今的火铳重量更重。

  精准度更高。

  射击距离也更远。

  从三天之前,王虎就一直和情报大队的人跟在了多尔衮的身后。

  每路过一个村庄,他们都会留下标记。

  如果王虎没猜错的话,此刻朱慈烺已经带着大军在附近了。

  这帮鞑子要是不杀人,王虎可能一直都不会出现。

  “各位,你们安全了。”

  王虎走上前冲着百姓们大声喊道。

  百姓们这才恍恍惚惚地发觉

  他们得救了。

  “英雄,你们是?”

  有人上前问道。

  “太子旗下天雄军!”

  王虎骄傲的说道。

  说完之后,他们一群人再次陷入了绿色森林中不见踪影。

  百姓们则朝着来的方向狂奔而去。

  不管如何,活着总归比死了好。

  多尔衮骑上马。

  对戈尔丹说道:“不能去山海关了,换路。”

  “是,亲王。”

  戈尔丹手中的令旗挥舞着。

  很快,一群人跟着他的旗语开始朝着北边跑去。

  在跑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多尔衮居然调转码头继续顺着顺义的方向。

  戈尔丹内心一惊。

  难不成多尔衮疯了?

  北边还有冷口关,不走山海可以走冷口啊。

  最终他还是没忍住。

  问出了内心的疑惑。

  “亲王大人,我们为什么还要朝顺义方向跑?”

  “哈哈哈”

  多尔衮冷笑一声。

  “不得不说大明太子朱慈烺多智近妖,本王猜测他早就在山海关那里等着我们了。”

  “如果我们真的顺着山海关的方向跑,等待我们的就是迎头痛击。

  所以此刻绝对不能朝山海关跑,要朝居庸关!”

  听到这里戈尔丹整个人都傻了。

  先不说他们距离居庸关有多远。

  从这儿到居庸关需要经过顺义,经过昌平,绕着长城。

  向东数百里,才能到达。

  且就说多尔衮这脑子,不会真的坏了吧?

  确实,绕这么远的路逃跑。

  这一招估计大明太子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顺义可是那大明太子的大本营。

  他又怎么会想到他们这帮人朝顺义跑呢?

  可是绕这么远的路,真的有必要吗?

  似乎是看出了戈尔丹的疑惑。

  多尔衮笑道:“你信不信,冷口,马兰,将军石,这些地方早就被那大明太子派了人拦截?”

  “这……”戈尔丹沉默了。

  如果他是大明太子,想要追击他们。

  第一件事情肯定是切断这些能够逃离的出口。

  这么看来,居庸关正是因为远,那大明太子肯定想不到他们会朝哪里逃跑。

  即使发现了,到了那个时候,想拦截也来不及了。

  这条路上路过的那些城池,肯定没有明军傻傻地冲出来,拦截他们这一万人的清军吧。

  “亲王大才!”

  想明白之后,戈尔丹忍不住对多尔衮竖起了大拇指。

  偏偏多尔衮弄错了一件事儿。

  朱慈烺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逃跑。

  但以上那些关口,也确实已经被朱慈烺的人监控了。

  想从这几个地方跑肯定会惊动朱慈烺。

  但不朝这些地方跑,也会惊动朱慈烺!

  因为他的身后跟着朱慈烺的情报大队。

  王虎不是蠢人。

  看到多尔衮的方向,便立刻猜到了什么。

  他冲着远方的一个彩色绸带开了一枪。

  绸带下站着情报大队的另外一人。

  当那人看到绸带被打之后,再次朝着另一个方向远方的绸带来又开了一枪。

  通过这种方式把信息极快地传递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朱慈烺一直都在遵化,没有动过。

  收到信息之后笑了。

  “该说你想得太多呢,还是说你蠢呢?”

  朱慈烺也没想到多尔衮居然会放弃山海关的路线,反而朝着京城另一边的居庸关跑。

  这个想法确实有些天马行空。

  本身大明的府兵和总兵见到他们这么多鞑子也不敢出兵阻碍。

  如果朱慈烺只是一个普通的大明太子。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成立情报大队。

  或许早就带着人前往山海关阻拦了。

  也或许真的让多尔衮能够逃离。

  可偏偏这老东西想多了。

  “通知各部将随本宫出发,阻击鞑子。”

  “太子,我们要去哪儿阻击?”

  朱慈烺望着面前巨大的沙盘,指着遵化北方的小村子。

  “汉儿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