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丢盔卸甲,金蝉脱壳

  多尔衮确定了逃跑思路之后,就一路北上。

  贴着长城开始朝居庸关跑。

  这是一段很长的路。

  对于逃跑的人来说也很折磨。

  但就像多尔衮说过的。

  这一路上几乎没有明军敢出城阻拦他们。

  更别说他们本就是贴着长城。

  中途上遇到的城市很少。

  全部都是一些村庄。

  他们从迁安走了整整1天1夜。

  再加上丢掉了过多的撵重。

  又饿又乏又渴。

  戈尔丹有些承受不了了。

  来到多尔衮身边问道:“亲王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休息一下?”

  望着戈尔丹那干瘪的嘴唇。

  多尔衮知道如果他再找不到地方休息,手底下的士兵可能要出问题。

  但这方圆百里又有什么地方可以休息呢?

  前方就是长城,只有不远处有一个村子叫台儿庄。

  里面的人口数量并不多。

  村庄应该有井水。

  一井之水不知道是否够他们一万多人喝的。

  好在他们也不是彻底地丢了所有撵重。

  “走,去村子。”

  听到这话,戈尔丹急忙惊喜地打旗语。

  清军的士兵们看到旗语之后也兴奋地朝着村庄跑去。

  台儿庄的面积并不大。

  多尔衮没跟着跑,他在等别人给他送些吃的喝的。

  “叫所有人不要浪费时间,找些吃的喝的,抓紧离开。”

  “是!”

  戈尔丹话音刚落。

  只听轰的一声。

  大炮的声音突然响起。

  随后就是鞑子骑兵们的惨叫声。

  多尔衮和戈尔丹对视一眼,两人眼中俱是惊怒。

  还没等他们做出什么反应。

  喊杀震天声从台儿庄内传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台儿庄房屋内部被放置了好几台大炮。

  那该死的明军也突然从房子里窜了出来。

  用他们改良好的火铳和精准的射击技术。

  无情地把所有弹丸倾泄在鞑子身上。

  这帮鞑子们也没想到。

  村子里居然还有明军?

  他们冲进村子的时候本就没有任何的警惕。

  如今被突然打了个措手不及。

  短时间内甚至连反抗都忘记了。

  但幸好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随后就和面前的明军战到了一处。

  他们本以为这个庄子里的明军只是一小部分。

  连多尔衮和戈尔丹都是这么认为的。

  可村子里都有大炮了,哪里有小股的明军能够弄得到大炮的?

  其实多尔衮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

  他们被伏击了!

  可当他想明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台儿庄的每个房间里都没有了百姓。

  一个又一个的明军从各个房间里冲出来。

  就好像当初伏击豪格一样。

  伏击计策如今落在了多尔衮的头上。

  有心算无心之下。

  突然涌出来的明军好像一尊尊杀神。

  三人为一组,对于这些鞑子进行着残忍的屠杀。

  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怜悯。

  也没必要有怜悯。

  这些鞑子对待大明的百姓也是如此。

  甚至天雄军中本身就有很多因为鞑子的原因,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家人被残忍杀害的。

  这些人对鞑子本身就拥有着极大的仇恨。

  每次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点燃了内心的怒火。

  这次更是如此。

  因为他们本就埋伏在房子里。

  眼睁睁地看着这帮鞑子拎着屠刀冲进各个村庄的房间。

  不用问,都知道这帮人想做什么。

  他们想屠杀村民。

  想要掠夺资源。

  想要像猪狗一样使唤他们。

  幸好。

  因为朱慈烺的原因,台儿庄的所有村民全部被迁移走了。

  所以这里没有一个村民。

  有的都是准备杀鞑子的天雄军和明军。

  战斗瞬间打响。

  因为根本没料到这帮明军在这躲藏着。

  所有的鞑子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伤亡瞬间破百。

  多尔衮顿时大声喊道:“撤退,快撤退!”

  可天雄军怎么可能会给他们机会?

  朱慈烺在台儿庄派了五千人埋伏。

  10尊大炮。

  20个手捧雷。

  等的就是这一刻。

  随着大炮和手捧雷噼里啪啦地在整个村庄炸响。

  到处都是鞑子们的惨叫声。

  正当鞑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

  他们转身看到了多尔衮。

  多尔衮此刻正丢盔弃甲,转身而逃。

  再也不顾的一开始定下的居庸关计划。

  而是朝着冷口关跑去。

  见到自己的主将都开始逃跑。

  剩下的鞑子们顿时六神无主起来。

  急忙跟在多尔衮的身后一起朝着冷口关跑。

  在一处高地。

  朱慈烺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一幕。

  表情有些玩味。

  他似乎没想到这帮鞑子居然这么容易就被击溃。

  历史上的多尔衮不仅是有名的绿帽子王,同时也骁勇善战。

  骁勇善战不仅体现在个人武力上,同时也体现在运筹帷幄上。

  可就目前来看,多尔衮似乎没有在运筹帷幄上展示太多能力。

  朱慈烺看到的反而都是一个败军之将的狼狈。

  “冷口关的人,都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殿下,王虎他们带着人在那里守着呢。”

  “跟他们说一声,谁要是能够拿到多尔衮的脑袋,就连升3级。黄金百两,封千户!”

  对于奖赏。

  朱慈烺从未抠门儿过。

  哪怕这些赏赐他没有和崇祯商量过。

  可如果对方真的把多尔衮的脑袋给拿下了。

  给对方一个千户又如何?

  多尔衮并不知道自己的脑袋只值一个千户。

  知道了不定会怎样愤怒。

  他可是大清亲王,跟着努尔哈赤这么多年走南闯北攻略了大明无数城池。

  怎么着都应该值个万户侯吧。

  可惜此刻他却顾不上这么多了。

  胯下的马跑得都呼哧呼哧口吐白沫,体力几乎耗尽。

  但他却丝毫不顾自己爱马的体力情况。

  手中的皮鞭毫不留情地落在胯下战马那肥硕的大屁股上。

  一遍又一遍地抽着。

  直到这匹马的体力终于耗尽了。

  才轰然倒塌在地。

  因为战马的倒地,也把多尔衮摔倒在地,狼狈不堪。

  多尔衮起身扶起自己的铁帽子。

  旁边的戈尔丹也急忙上前帮忙扶他。

  “亲王,你没事儿吧?”

  “别问了,速跑。”

  说着,多尔衮就把脑袋上的帽子取下来,戴在了戈尔丹的脑袋上。

  戈尔丹还以为多尔衮带累了,便下意识地帮着多尔衮戴着。

  从台儿庄到现在,多尔衮一直都感觉一股极其危险的感觉在他的脑袋上盘旋着。

  他知道应该是大明那个准度非常准的火铳造成的。

  大明的人马在身后肉眼可见。

  万一他们每个人都有那种攻击距离和精准度的火铳,

  一人对他脑袋上来一冲。

  多尔衮还能跑得掉吗?

  想到这里内心的恐惧更甚。

  哪怕他本身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战场老兵。

  但他也怕死。

  越老越怕死。

  这个世界上没人不怕死。

  “前方就是冷口关了。”

  戈尔丹提醒道。

  多尔衮大声道:“让所有骑兵组成阵型,准备冲锋!”

  多尔衮再傻也知道那冷口关两边必然有明军等待着他们。

  一开始的策略已经没用了。

  显然大明太子已经看出了他的意图。

  想从这个地方再朝居庸关跑,时间成本太高。

  还有一个一直在追击他们的队伍。

  最重要的是多尔衮一直都没有后勤补给。

  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这里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地界。

  不管朱慈烺怎么追杀他,

  只要朱慈烺随意地找到一个城池。就能找到补给。

  可他们怎么办?

  如果不是不得已,多尔衮绝对不愿意从冷口关过。

  现在只能让骑兵先冲锋。

  希望能够把冷口关的明军给冲散,尽量减少他们的损失。

  果然如同多尔衮猜想的那样。

  冷口关早就埋伏了不知多少明军。

  他们并没有拦在关隘口。

  而是把关口打开,任由鞑子的骑兵冲锋而过。

  关口两边的明军把大炮对准了他们呼啸而过的队伍。

  疯狂的轰击者。

  同时他们手中的火铳也没停下。

  朱慈烺的新型武器手捧雷更是不要钱似的朝着人堆里扔。

  鞑子们不敢反击。

  他们只能跑。

  这也导致了明军可以无伤杀敌。

  底下这些呼啸而过的可都是功劳。

  而且他们还不敢反抗。

  只能任由他们随意屠杀!

  这放谁身上不会疯狂?

  甚至有胆大的明军冲到了鞑子的两边,近距离朝着他们射击。

  可即使如此鞑子也没有人停下来。

  朱慈烺带着天雄军的核心部队一直跟在多尔衮的身后。

  他对旁边的许昌问道:“你能打中那个主将吗?”

  朱慈烺说的自然是多尔衮。

  许昌这些天跟在朱慈烺的身边一直在摸索新型的线膛枪。

  同时因为这些线膛枪的稳定性极佳,精准度极高。

  射击距离也比平常的火绳枪要远很多。

  朱慈烺从天雄军里又抽出了一批射击精度非常高的人,组成了狙击大队。

  其中就有许昌,许昌作为队长。

  这些天带着这帮人一直在熟悉线膛枪。

  如今的技术不说出神入化,这个距离打个鞑子没有任何问题。

  许昌非常自信地骑在马上,速度快了起来。

  手中的长枪对准了前方多尔衮的脑袋。

  砰的一枪。

  那多尔衮直接滚到了地上。

  显然这枪打中了对方。

  许昌顿时惊喜地对朱慈烺说道:“太子殿下,打中了。”

  “非常好,走,上前看看去。”

  这一万多的鞑子从冷口关逃了出去。

  朱慈烺在身后追杀。

  他们这场杀戮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

  因为这帮鞑子用了一个时辰才逃离冷口关。

  当所有鞑子都离开冷口关朝着关外跑去时,朱慈烺叫住了所有打算追击的人。

  “穷寇莫追。”

  简简单单4个字,所有人便都停下了脚步。

  这次有战功的可不仅仅是那些将士们。

  跟在朱慈烺身边的曹彰也用线膛枪打死了好几个鞑子。

  他越发觉得跟在朱慈烺的身边大有前途。

  历朝历代哪个跟在皇家身边的太监拥有杀敌的机会?

  虽然这么做风险大了许多。

  但只要成功回到京城,封赏肯定少不了他的。

  “太子殿下,奴才有个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曹彰突然说道。

  其实不仅是曹彰,朱慈烺身边的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

  尤其是性子比较急躁的黄德胜和毛翔。

  但他们沉住了气,并没有当先问出来。

  因为他们担心朱慈烺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着他们。

  “什么问题?问吧。”

  朱慈烺倒是无所谓地说了一句。

  “既然太子殿下知道他们最终会从冷口关逃离,那为什么不把关口关闭来一次瓮中捉鳖呢?”

  这就是所有人的疑问。

  多尔衮为什么一开始没有从冷口关走?

  就是害怕朱慈烺把冷口关直接关闭,就给他们来一次瓮中捉鳖。

  朱慈烺笑了笑。

  轻声开口说道:“尔等都杀了多少敌人?”

  王琦光,黄奇英,黄德胜,毛翔还有邓垦都围绕在朱慈烺的身边。

  这一次杀敌,这几个主将都冲锋在前,没有一个甘于落后的。

  可以说杀得非常痛快。

  黄德胜简单思考了一下。

  “属下最起码杀了十几个。”

  “老黄你不行呀,我估计我杀了的有二十几个。”毛翔在旁边立刻拆台。

  “胡说八道,你能杀二十几个,我就能杀三十几个。”

  两个人在那吵了半天,旁边的王琦光忍不住说道:“你俩能不能闭上嘴听太子说话?”

  顿时两人闭上了嘴巴看向朱慈烺。

  朱慈烺笑了笑说道:“把他们围困在这里,不让他们跑,他们就会困兽犹斗。”

  “到了那个时候打起来,你们也得拼命,死伤在所难免。”

  “可如果把口子打开让他们跑,在他们逃跑的过程中对他们动手。每个人都想着抓紧时间逃离危险的地方,这帮人就不会反击,这才是我要的目的。”

  话音刚落,一群人看向朱慈烺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朱慈烺的脑子居然会这么的灵光。

  连这一层都思考到了。

  没人比这帮人更有发言权,他们刚才在追杀鞑子的时候,那帮鞑子甚至连转头看他们一眼的欲望都没有。

  毛翔能杀十几个,黄德胜能杀二十几个。

  这要是一场正常的战斗,怎么可能?

  战场上能杀三个,五个就已经是战神级别了。

  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一换一。

  也就朱慈烺的天雄军可以一换三,一换五了。

  这也是因为天雄军有信仰。

  再加上装备比鞑子好的原因。

  他们谁也没有打过这样的仗。

  敌人居然不会还手。

  可如果他们继续追击到关外那就不一定了。

  不还手是因为他们害怕浪费逃跑的时间。

  到了关外可就是这帮鞑子的地盘了。

  到时候,拥有后勤的就会是那帮鞑子。

  对明军非常的不利。

  这也是为什么朱慈烺不继续追击的原因。

  可如今这幅情况已经足够了。

  许昌带着人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跪在朱慈烺面前有些愧疚地说道:“太子殿下,属下有罪。”

  “你哪来的罪?”

  朱慈烺有些好笑地问道。

  今天可是一场大胜。

  不管是对谁来说都是一场大胜。

  大胜又哪来的罪过?

  可许昌摇摇头。

  “陛下,你让我射杀的那人不是多尔衮。”

  “那是谁?”

  朱慈烺有些好奇的问道。

  他似乎也没想到多尔衮居然会玩金蝉脱壳。

  “此人属下不认识。”

  说着许昌就把脑袋扔到了朱慈烺的面前。

  看到这人的样貌之后,朱慈烺点点头说道:“你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面前这人的脑袋虽然不是多尔衮。

  但能很清晰地看到,正是他们的副统领戈尔丹。

  戈尔丹的地位虽然弱于多尔衮,

  但他在大清的作用却很大。

  曾经很多次多尔衮没时间去控制整个部队。

  都是戈尔丹调动的。

  甚至戈尔丹还带兵打过很多次胜仗。

  但不管怎么说,戈尔丹死了也算是有了大收获。

  “收拾战场,清点战损!回京!”

  ......

  朱慈烺打赢鞑子的事迹在一瞬间便在整个京城传开了。

  很显然在背后必然有人推波助澜。

  可即使没有人推波助澜,朱慈烺的事迹也迟早会传到京城的。

  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罢了。

  杨修得到飞鸽传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内容全部写到京城日报中。

  第二天就贴在了公示墙上。

  说书先生在旁边绘声绘色地对着所有人说的朱慈烺这一场大胜。

  “朱慈烺手下许昌大将一铳打过去,只见那多尔衮随即摔落在地。但可惜的是鞑子狡猾。那多尔衮根本不是真正的多尔衮,而是他手下部将戈尔丹......”

  朱慈烺如何和多尔衮斗智。

  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瓦解多尔衮的攻势?

  全部都详细地出现在了报纸上。

  下面的百姓们在劳作之前听上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事迹,只觉得疲倦全无,浑身都是热血。

  还未懂事的孩童们握着拳头。

  心中已然悄悄种下了一个偶像。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皇宫内。

  张四知在内阁。

  发现了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朱慈烺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努力地削减朱慈烺的势力。

  可后来发现朱慈烺在皇城中似乎没什么势力。

  他的那些努力很像是可笑的无用功。

  他猜测朱慈烺估计是一边笑着看他一边在做自己的事情吧。

  薛国观在旁边拍了拍张四知的肩膀。

  “放弃吧,老家伙,你不可能是我们太子的对手了。”

  “你以为你就是太子的对手吗?”

  “我可从未想过和太子斗。我只想安安稳稳地把我的下半辈子平稳的度过去。”

  “可笑,薛国观你想做什么老夫一直都知道,也清楚,但你不可能成功的,放弃吧。”

  随后张四知便转身离开,只留下表情莫名的薛国观。

  董祥和急忙来到薛国观的旁边。

  “老师,您没事吧?”

  “老夫能有什么事儿?看一看失败者的嘴脸罢了,走吧,该上朝了。”

  要说薛国观的内心不担忧,那是假的。

  他和张四知在朝堂之上仍旧属于同一方。

  不过薛国观有些看不上张四知,总觉得张四知在内阁首辅的那个位置上做不出功绩。

  薛国观曾经坐过那个位置,他还想做。

  他想把张四知拉下来。

  朱慈烺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因为每一个帝王都会扶持他们信任的人。

  这也是张四知一直阻碍朱慈烺赚取功劳和声望的原因。

  一旦朱慈烺的声望和功劳过于强大,指不定什么时候崇祯就真的把皇位交给了朱慈烺。

  到了那个时候,张四知的内阁首辅的位置也将会随着皇权的更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权力让人如此迷醉。

  张四知可不想这么快丢掉这些权利。

  薛国观的想法和张四知一样。

  但朱慈烺年龄毕竟很小。

  他们一开始根本没把朱慈烺放在眼里。

  可是一年的时间里,朱慈烺做的事情太多了。

  先是稳定洛阳粮价,杀了洛阳上下全部官员。

  随后是平定京城之危,如今在辽东地界跟鞑子打仗更是连战连捷。

  这次更是直接把多尔衮带了2万鞑子全部赶出了冷口关。

  具体情况他们不太清楚。

  可想必这又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两人突然发现这个他们看不起的小屁孩儿,和他们走的完全不是一条路。

  他们还在用阴谋诡计的时候,朱慈烺已经拎着一把尚方宝剑。

  砍死了阻拦在他面前的所有人,是这么的光明正大,理所当然。

  最近这段时间,连大朝会的次数都减少了许多。

  每三天来一次小朝会,午门外御门听政即可。

  崇祯端坐在皇位之上。

  所有大臣都站在院子里。

  今日天气还好,不算太热。

  又是清晨。

  还没有老臣在那里装模作样颤颤巍巍装中暑。

  崇祯只问了众大臣一个问题。

  然而这一个问题却让一群人沉默了起来。

  “朱慈烺在辽东的战斗打得怎么样了?有没有详细的战损和情报汇报?”

  所有大臣全部都闭上嘴巴,沉默不言。

  崇祯面无表情地问道:“所以太子在辽东的战役你们没有一个人关注的?”

  所有大臣依旧闭着嘴巴一言不发。

  崇祯点点头,笑了起来。

  “好,很好,你们真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肱股之臣。”

  “大明太子在辽东打仗尔等居然一个关注的都没有,朕真的很欣慰能有你们这帮臣子。”

  崇祯又看了两眼。

  确定没有范复粹?

  才失望地叹了口气。

  如果范复粹在这里,辽东战场是什么样子?崇祯肯定就知道了。

  曹化淳也不在,不知道这老东西在朱慈烺面前到底怎么样了?

  崇祯还是生气的。

  因为他颁布的任何关于朱慈烺的命令,朱慈烺都没有执行。

  本想着等朱慈烺回京之后给他个什么惩罚。

  可就目前这个情况来看,惩罚肯定没有了。

  可,要怎么僵持这个小浑蛋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